Chapter 2. Lebesgue测度
1. 外测度定义, 基本性质
外测度
定义 设 E⊂Rn, 定义
m∗(E)=inf{i=1∑+∞∣Ii∣:i=1⋃+∞Ii⊃E}
其中 Ii 是开方体. 称 m∗(E) 是 E 的外测度.
注 对上述定义,
- m∗:2Rn→[0,+∞];
- 定义里 Ii 可换成 Ii (闭方体) ;
- 可以换成 n 维球体, 即
m∗(E)=inf{i=1∑+∞ωnrin:i=1⋃+∞Bri(xi)⊃E}
例 令 Q=[0,1]n, 则 m∗(Q)=1.
例 令
mδ∗(E)=inf{i=1∑+∞∣Ii∣:⋃Ii⊃E,diam(Ii)<δ}
则 mδ∗(E)=m∗(E).
例 令
m^∗(E)=inf{i=1∑+∞∣Ii∣:⋃Ii⊃E,Ii=[2km1,2km1+1]×⋯×[2kmk,2kmk+1],k∈N,mk∈Z}
即 Ii 是二进制闭方体, 则 m∗(E)=m^∗(E).
命题 对于 m∗,
- m∗(∅)=0;
- 若 A⊂B, 则 m∗(A)≤m∗(B);
- 有
m∗(i=1⋃+∞Ai)≤i=1∑+∞m∗(Ai)
命题 对 ∀x∈Rn, λ∈R+,
- m∗(E+x)=m∗(E);
- m∗(λE)=λm∗(E).
定理 令 σ 是 Rn 上等距变换, 则
m∗(σ(E))=m∗(E)
0测集
定义 0测集是 m∗(E)=0 的集合.
例 可列集是0测集 (可以得到 m∗(Qn)=0) .
例 Cantor集:令F0=[0,1], Fk:将 Fk+1 上每个闭区间中间 31 开区间去掉, Cantor集 C=⋂k=1∞Fk. 那么
- C 闭集可测;
- ∣C∣=∣R∣;
- m∗(C)=0.
命题 我们有
- 0测集子集是0测集;
- 至多可列个零测集的并使0测集.
例 在 R2 中, 令 L={(x,x):x∈R}, 则 m∗(L)=0.
引理 当 d(A,B)>a>0 时, 有 m∗(A∪B)=m∗(A)+m∗(B).
2. 可测集
定义 设 E⊂Rn, 称 E 可测, 如果对于 ∀T⊂Rn, 有
m∗(T)=m∗(T∩E)+m∗(T∖E)
记为 E∈M(n).
对于 ∀E∈M(n), 定义 m(E)=m∗(E), 称为 E 的测度.
注 对于定义,
- 只需验证 m∗(T)≥m∗(T∩E)+m∗(T∖E);
- 只需对 m∗(T)<+∞ 的 T 验证1;
- 当 A∈M(n), A∩B=∅ 时, m∗(A∪B)=m∗(A)+m∗(B);
- ∀T, 当 A∈M(n), A∩B=∅ 时, m∗(T∩(A∪B))=m∗(T∩A)+m∗(T∩B).
例 ∅,Rn∈M(n).
例 0测集 ⊂M(n).
定理 我们有
- ∅∈M(n);
- 若 E∈M(n), 则 Ec∈M(n);
- 若 E∈M(n), 则 ⋃i=1+∞Ei∈M(n).
命题 设 Ei∈M(n),
- Ei⊂Ei+1时, 有
i→+∞limm(Ei)=m(i=1⋃+∞Ei)=m(i→+∞limEi)
- Ei⊃Ei+1 且 m(Ei)<+∞ 时, 有
i→+∞limm(Ei)=m(i=1⋂+∞Ei)=m(i→+∞limEi)
- Ei∩Ej=∅,i=j时, 有
m(i=1⋃+∞Ei)=i=1∑+∞m(Ei)
例 (上述2中条件的必要性) 取 R2 中, Ei=R×[0,i1], 那么 m(Ei)=+∞, 但 m(⋂i=1+∞Ei)=m(R×0)=0.
定义 设 X 是集合, A⊂2X, 称 A 是 X 上 σ-代数, 如果
- ∅∈A;
- 若 A∈A, 则 Ac∈A;
- 若 Ai∈A, 则 ⋃i=1+∞Ai∈A.
3. Borel集可测, Lebesgue测度的正则性
Borel集可测
引理 令 A 是 X 上 σ-代数, 则
- 若 Ai∈A,i=1,2,⋯,n, 则 ⋃i=1kAi∈A;
- 若 A,B∈A, 则 A∖B∈A;
- 若 Ai∈A,i=1,2,⋯, 则 ⋂i=1+∞Ai,⋂i=1kAi∈A.
例 A={∅,X} 是σ-代数.
例 M(n) 是 Rn 上σ-代数.
引理 令 Ai(i∈I) 是 X 上 σ-代数, 则 ⋂i∈IAi 是 X 上 σ-代数.
定义 令 E⊂X, A(E)={X 上 σ-代数, 且 E⊂A}, 定义 X 上包含了 E 的最小 σ-代数
B(E)=A∈A(E)⋂A
称 B(E) 是 X 上包含了 E 的Borel σ-代数.
定义 Rn 上, 称包含了所有开集的最小 σ-代数为 Rn 上Borel代数, 记为 B(n). B(n) 中元素称为Borel集.
定义 记 Gδ-集为至多可列开集的交, Fσ-集为至多可列闭集 (紧集) 的并.
引理 Br(p) 可测.
定理 B(n)⊂M(n).
推论 令 E∈M(n), 则
- (σ-有限性) *∃E1,E2,⋯∈M(n), Ei⊂Ei+1, 且 m(Ei)<+∞, ⋃i=1+∞Ei=E.
- ∃E1,E2,⋯∈M(n), Ei∩Ej=∅∀i=j, 且 m(Ei)<+∞, ⋃i=1+∞Ei=E.
可测集正则性
定理 令 E∈M(n), 则 ∀ϵ>0,
- 存在开集 U⊃E, s.t. m(U∖E)<ϵ;
- 存在闭集 F⊂E, s.t. m(E∖F)<ϵ.
推论 令 E∈M(n), 则存在 Gδ 集 G, Fσ 集 F, s.t. F⊂E⊂G, 且 m(G∖F)=0.
不可测集正则性
引理 令E⊂Rn, 则 ∃ϵ>0, s.t. E⊂U 且 m(U)≤m∗(E)+ϵ.
推论 令 E⊂Rn, 则存在 Gδ 集 G, s.t. E⊂G, 且 m∗(E)=m(G).
例 设 Ei⊂Rn, 则
m∗(i→+∞limEi)≤i→+∞limm∗(Ei)
例 令 Ei⊂Ei+1, Ei⊂Rn, 则
k→+∞limm∗(Ek)=m∗(k→+∞limEk)
4. 可测集稠密性
引理 设 m∗(E)>0, 则 ∀λ∈(0,1), 存在方体 I, s.t.
∣I∣m∗(E∩I)≥λ
定理 (Steinhaus) 设 E∈M(n), m(E)>0, 则 0 是 E−E 内点. 这里 E−E={x−y:x,y∈E}.
5. 不可测集
引理 如果 ∃Ai⊂Rn, s.t. m∗(Ai)>a>0, 且 Ai∩Aj=∅, m∗(⋃i=1+∞Ai)<+∞, 则 Ai 中有不可测集.
定理 ∀E⊂Rn, 当 m∗(E)>0 时, E 有不可测子集.
6. 映射与可测集
定理 设 T∈C0(Rn,Rn), 则 T 把可测集映成可测集当且仅当 T 把0测集映成0测集.
例 设 T∈Liploc (即 ∀R>0, ∃C, s.t. ∣T(x)−T(y)∣≤c∣x−y∣) , 则 T:M(n)→M(n).
定理 令 σ:Rn→Rn 为线性变换, 则 ∀E⊂Rn,
m∗(σ(E))=∣det(σ)∣m∗(E)